因修建武汉长江大桥而得名的中铁大桥局集团公司,60年来已建造了近2000座桥梁,成为世界上建桥最多的企业。
据了解,长江上的公铁两用桥和大型铁路桥几乎都由中铁大桥局承建,这2000座桥梁,无一起垮塌质量事故发生。
60年前,筹建武汉长江大桥要举全国之力;如今,中铁大桥局在长江上同时在建的桥梁就有12座。
中铁大桥局集团公司总经理刘自明介绍,上世纪90年代,是我国建桥产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那时,长江上先后建起了武汉长江二桥、南京长江二桥、芜湖长江大桥、宜昌夷陵长江公路三塔斜拉桥、西陵长江大桥、江阴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等一大批桥梁。
值得一提的是,1992年至1995年,九江长江大桥公路和铁路桥先后建成通车,成为京九铁路的枢纽,对加强我国南北交通运输,促进华东、中南经济建设、文化交流和旅游事业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刘自明说,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中国由建桥大国迈向建桥强国转变阶段,多项技术在国际领先。
随着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迅速上马,长江上出现了一批与之相匹配的高速铁路桥梁和公铁两用桥梁,如世界首座六线铁路大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世界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大桥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
在公路桥梁建设方面,我国已建和在建的桥梁有:世界跨度最大的斜拉桥苏通长江大桥,世界首座三塔两跨千米级悬索桥泰州长江大桥,润杨长江大桥,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四桥,阳逻长江大桥,鄂东长江公路桥,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等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铁大桥局科技委主任秦顺全说,以前是好几年修一座桥,现在仅中铁大桥局同时在建施工和计划中的就有二三十座桥,建桥的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多项创新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009年通车的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主桥斜拉桥主跨504米,为同期世界同类桥梁跨度之首,是世界上第一座按四线铁路修建的公铁两用斜拉桥,也是第一座客运专线的大跨度斜拉桥,首次采用三片主桁、三索面的新型结构形式。在施工过程中,中铁大桥局取得了“六大自主创新技术”和开展了“15项部属课题科研”,2010年该桥获得世界桥梁科技最高荣誉——乔治·理查德森奖。
乔治·理查德森奖为设立最早、影响最大的奖项,每年授予一个在桥梁设计、建造、科研等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桥梁工程。时隔两年,2012年6月份,中铁大桥局修建的另外一座桥——京沪高铁线上的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也获得了同样的奖项。
京沪高铁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具有三大一高的特点,是世界上首座六线铁路大桥,在世界上同类桥梁中跨度最大,在世界上高速铁路大桥中荷载最大,时速为世界上高速铁路桥梁最高水平(350Km/小时),被国际桥梁界视为世界高速铁路桥梁建设的典范。
近年来,中铁大桥局准确把握企业定位,努力提升人才、装备、科技、管理、文化五大优势,使企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张,国内、海外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在现有14000余名员工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7名、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6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70名、高级工程师957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590名。
中铁大桥局集团还全方位加强装备研发。先后研制了400吨“大桥海虹吊船”、“大桥海龙”抛锚工作船、2500吨“小天鹅”号、3000吨“天一”号起重船,95米打桩船及铁路客运专线900吨架桥机、运梁台车、液压震动打桩锤等一大批世界一流的海上运架和打桩设备,牢牢掌握了海上施工及铁路客运专线高难度桥梁施工的话语权。
目前,中铁大桥局是中国唯一桥梁博士后产业基地,先后培养了1名科学院院士、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5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和一大批国家及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创新是到达彼岸的桥。雄厚的人才实力,有力地推动了中铁大桥局的跨越式发展。该局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商业竞争,先后在缅甸、孟加拉、南非、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澳大利亚、安哥拉、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承揽工程,享誉国际建筑市场。港澳地区标志性建筑——澳门西湾大桥、深圳湾公路大桥,孟加拉国最大的桥梁帕克西大桥都是该局近十年的杰作,并入选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评选的全球十大桥梁国际承包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