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乐汇(4001·VIP认证)官网

  • 国企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主要分布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大多是基础行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排头兵企业,也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力量,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和使命。因此必须在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着力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国企要加快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升产业结构和盈利模式,率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此外,国有企业还要加快由低端型向高端型转变,提升产品结构和质量品牌;加快由生产型向研发型转变,提升科技创新和竞争能力;加快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提升管理创新和经营效益。

      “十二五”时期,国有企业要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做强做优的重要途径,大力推进企业重组整合,加强自主创新和知名品牌建设,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新兴产业布局,大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主要分布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大多是基础行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排头兵企业,也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力量,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和使命。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在未来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着力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为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提升产业结构和盈利模式

      国有企业要加快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升产业结构和盈利模式,率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新一轮世界经济格局调整中赢得发展的先机和竞争主动权。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企业的产业战略发展目标必须从低端向中高端转移。“十二五”时期,国有企业必须向市场和价值链的中端或高端转移。企业的产业结构和盈利模式由低端向高端转变中,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企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努力掌握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必然要求。

      其次,要由生产制造转向生产服务。当前,在发达国家和世界500强企业中,有很多依靠制造业起家的公司都成功完成了向服务业的转型。目前,我国企业在生产制造环节的利润已变得越来越小,不少企业仅仅依靠节约成本已经不足以维系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制造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只能靠服务拓展和向市场端延伸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且,服务业具有吸纳就业能力强、资源消耗小、环境友好等特征,发展生产服务业将成为制造企业转型的必然选择和重要支撑。

      再次,国有企业要带动广大中小企业找准新形势下实现科学发展的转型途径,比如高科技中小企业,要积极实施“小而精”的发展战略,在产业链的某一个局部做专、做精、做深,做到小产品大市场。更多的普通中小企业则要在产业链分工上主动与正在转型的大企业相互依托,形成若干以大企业为主、一批中小企业与之配套的产业集群。总之,围绕绿色发展,在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新产品开发等诸多方面,每个企业都可以选择到适合自己的转型方向。

      由低端型向高端型转变

      提升产品结构和质量品牌

      一个企业,其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必然是满足顾客的消费需要的。企业需要通过关注顾客的需求,以严格的制度、精细的管理、精准的操作和精致的服务,实现产品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持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通过与国内外同行业领先水平的对比,逐步实现主导产品、产品生产技术服务质量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一是优化产品结构。加强技术储备和开发,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和新产品产值率,保持在产品设计、性能、质量上的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产品战略意识,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实际,选择适合的产品策略,不断优化产品组合,提高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发展一批高端产品。以市场为导向,以新产品开发、质量提升、品牌创建为重点,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实现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严格标准,切实落实质量工作责任制。

      二是开展质量对标管理,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国有企业要根据自身所处行业和企业发展战略,结合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的要求,广泛开展对标管理,实施质量提升工程。石油石化、电信、机械、电力、冶金、军工等规模大、居于国内领先地位的国有(中央)企业,应与国际优秀企业开展对标管理;建筑、商贸、科研等行业的国有(中央)企业,要与国内先进企业开展对标管理。要找出与标杆企业在核心技术、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上的差距,确定攻关目标,优化管理流程,有针对性地制定3至5年的质量提升计划和措施,全面实施国有企业质量提升工程。

      三是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国有企业要大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积极参与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标准和优势产业标准的制定和研究工作,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建立国际标准跟踪机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占领高新技术标准和国际技术标准发展的制高点。要不断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外先进标准的步伐,持续提高技术标准水平,在质量、安全、能耗、物耗、环保等特性指标方面尽快达到国际先进标准水平。

      四是加强质量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全面加强质量管理,普遍开展一次“查质量责任意识,查质量安全水平,查质量保证制度,查标准执行情况,查计量检测保证,查现场管理,查质量损失和访问用户”的“七查一访”活动,针对自查的问题和用户的合理建议进行整改。

      由生产型向研发型转变

      提升科技创新和竞争能力

      资源条件和环境约束决定我国不可能走西方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必须由资源型向科技型转变,提升企业产品结构和创新水平,探索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是要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遵循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主体、自主创新、因地制宜、重点突破的方针,加快科技创新,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方针,选择环境影响严重、产生量大的废弃资源,组织技术攻关,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鼓励前沿技术的研发创新。

      二是要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完善资源综合利用有关法规标准和政策体系,建设有利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资源综合利用要加大对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的共生、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液)、废气、余热、余压等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对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再生利用。

      三是要坚持重点突破和全面推进相结合,依据资源禀赋和产业构成,积极推进成熟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形成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探索和完善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国有企业要广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全体职工和全民的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企业和社会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鼓励使用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四是在经济增长源泉方面,着力推动经济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使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技术创新驱动。首先,要努力完善创新环境、机制和政策,激发全社会创新主体的创新能量。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加大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力度,积极培育创新型示范企业,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校所在知识和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壮大创新源头。完善鼓励全社会创业的政策,以创业带动创新。其次,要继续完善利益共享基础上的合作环境,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制定《合作研究法》,设立产学研合作专项基金和风险基金。鼓励各创新主体之间组建专利联盟、标准联盟、技术联盟和产业联盟,或以项目和课题为纽带开展合同创新、项目合伙创新及研究合作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机制。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提升管理创新和经营效益

      “十二五”时期,国有企业要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做强做优的重要途径,大力推进企业重组整合,加强自主创新和知名品牌建设,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新兴产业布局,大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力争有新的发展、质的飞跃。要引导国有企业把转变发展方式与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相结合,把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相统一,把短期发展与长远发展相协调,聚焦主业培育核心竞争力,努力在提高企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企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和知名品牌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第一,大力推进企业重组整合,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要发挥出资人主导作用,按照战略有机协同、资源有效配置的原则,大力推进国有企业重组整合,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促进中央企业的资源向重要行业的优势企业集中。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主业投资制度,严格控制新增非主业投资,推进主辅分离,引导企业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要加大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力度,加快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要通过压缩管理链条,加大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力度,优化业务结构和组织结构,推进产业布局向产业链高端发展。

      第二,加强自主创新和知名品牌建设,促进企业做强做优。要进一步完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考核政策和中长期激励制度,加大国有资本预算对自主创新的支持。要深化企业改革,为企业科技创新注入强劲活力和动力。要加大研发投入,在“十二五”时期,要对国有企业的科研投入和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设置刚性增长数量目标。要进一步推进科研院所与大企业集团的重组,优化企业创新资源配置,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和产学研结合。要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大力实施“千人计划”,加快建设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探索设立人才创新基金和科技奖励基金。要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创造、应用、管理和保护力度,打造一批国际知名品牌,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同时进一步取得国际标准制定的话语权。

      第三,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确保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指标。要将国家“十二五”时期有关节能减排指标纳入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体系,建立节能减排约束机制。要引导企业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开发风能、水能、太阳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要进一步淘汰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老旧设备和生产工艺,大力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要引导企业进一步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组织管理、统计监测和考核奖惩三大体系,夯实节能减排工作基础。

      第四,进一步加强新兴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要通过完善有关支持、激励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突出发挥国有企业在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中的重要作用,营造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有利环境。要通过风险投资等新的投融资模式,吸引、带动社会资本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战略性投资,把握方向、超前部署、率先投入、引领发展。要牢牢抓住未来具有重要发展前途的、关系国计民生的、关系国家安全的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动态和方向,科学规划、精心布局,进行战略性投资和布局。要按照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企业科技发展战略,抓住“三网融合”、绿色能源、电动汽车、纳米技术等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布局,占领带动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欢迎加入4001百老汇会员

    专属特权优惠

    专享购物便利

    了解会员计划

    请在出入境时关注

    4001百老汇在全球的200+门店

    查找免税店

    精彩促销

    众多品牌 折扣进行中

    免税购物指南

    咨询热线

    4001100100

    客户服务

    免税预购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