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石化终于等来翘首期盼的中国第一张生物航煤生产许可证。今后,飞机的驱动燃料很有可能源自“地沟油”。这似乎有点难以想象,却已成为活生生的现实。
为了这张生产许可证,中国石化努力了5年。从2009年正式立项,开展对生物航煤加氢技术的研究以来,2012年10月中国石化生产出以餐饮废油为原料的生物航煤,并于2013年4月使用自主研发的1号生物航煤在商业客机上首次试飞成功。自此,中国成为国际上少数几个拥有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的国家,中国石化成为国内首家拥有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的企业。
三举措加强环保治理
通过污染物减排与达标排放、改善作业场所及企业周边环境质量,以及环保隐患治理,中国石化向绿色低碳“转身”
“只要环境保护需要的投资一分不少,不利于环境保护的事情一件不做,污染和破坏环境带来的效益一分不要。”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傅成玉提出的环保“三个一”原则是中国石化推行绿色低碳发展的根本理念。公司上下也达成共识,宁可少上一套大装置,也要力保做好安全环保、节能减排和质量升级的工作。
外界对石化产业的认知,或许还停留在工厂厂区内冒着滚滚黑烟的大烟囱,或是厂区周边几公里内均能闻见的刺鼻气味上。时至今日,石化企业还无法做到零污染、零排放,但发展理念早已经转向绿色、环保、低碳,并为此付出百倍努力。作为石化产业的领军企业,中国石化的绿色低碳“转身”并非纸上谈兵。
去年7月30日,由联合国全球契约中国网络主办的“生态文明·美丽家园”关注气候中国峰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石化在会上表示,将开展“碧水蓝天”环保行动,2013年至2015年三年间,计划投入228.7亿元,重点围绕污染物总量减排和提标改造、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检测与控制、异味治理及环境风险防控等方面,实施803个环保综合整治项目。这是中国石化史上规模最大的环保治理行动,也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一次性投入最密集、涉及范围最大的环保专项治理行动。
按项目类型分,环保治理将突出3个重点。一是污染物减排与达标排放,涉及330个项目,预计投资108亿元。中国石化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努力增加科技投入,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关停力度,使各项指标该升的升上去,该降的降下来。同时,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利用工业试验研究,努力提高碳的资源化利用水平,实现清洁生产、绿色发展。
二是改善作业场所及企业周边环境质量,主要包括油气回收、异味治理、无组织排放源挥发性有机物检测与控制、噪声治理等,涉及234个项目,预计投资70亿元。
三是环保隐患治理,主要包括环境风险防控、地下水污染防控、废渣处理、生态保护及固废处置中心建设等,涉及239个项目,预计投资51亿元。
整治的效果是显著的。以胜利油田为例,胜利发电厂通过实施二氧化碳捕集及利用工程,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二氧化硫7.5万吨,节水500万立方米,累计无害化处理油泥砂21万吨,一天节省30吨煤,一年“吃掉”粉煤灰120万吨。2013年,胜利油田以“碧水蓝天”环保计划为契机,先后投资9亿多元,重点实施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等项目。项目完成后,油田可全面实现烟气达标排放、采油污水零排放的目标。
生产供应“双清洁”
在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前提下,中国石化实行生产过程和供应产品“双清洁”,废物排放量逐年下降
在国家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标准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各企业纷纷通过加强管理、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升级等措施,改善作业场所及企业周边环境,做好隐患治理,强化环境风险管理。在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前提下,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能耗、物耗、废物排放量逐年下降,节能减排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环境好了,技术提升了,生产过程也在“变绿”。生产实践中,中国石化特别注重“生产过程清洁、供应产品清洁”。在优化传统能源方面,中国石化通过淘汰小型低效落后产能,实现平均规模大幅提升,产能大幅提高的同时能耗物耗大幅降低。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2年间,中国石化关停和淘汰落后炼油能力1890万吨;更新淘汰性能低劣电气设备25000多台套;优化调减油库500多座。通过上述举措,中国石化炼厂平均规模提高了34.1%;乙烯装置平均规模提高了13.9%。
此外,在油品升级方面,中国石化10年来累计投入2000多亿元提升成品油质量。今后,每年还要投入300亿元进行升级改造,目的就是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目前在第五阶段车用油品供应方面,今年2月份,金陵石化已开始批量生产“国五”柴油,为南京市油库、加油站置换工作提供油源。与“国三”柴油相比,“国五”柴油的硫含量由“国三”的每升不大于350ppm下降到每升不大于10ppm,降低97%。作为国内最大的清洁油品生产基地,金陵石化目前正在优化“国五”柴油生产,逐步增加产能。